对镜理云鬓,青丝已不再。不知几时,岁月已在脸上犁出一条条皱纹,每一条仿佛述说着沧桑变化。童年的天真、少年的理想和中年的追求,于此刻,又爬上心头。 龚玥的《数天数》响在耳畔: 数天数, 数天数, 一年三百六十五, 忙忙碌碌, 迷迷糊糊, 斤斤计较又何苦…… 如今我已年过半百,只要稍有空闲,就喜欢回忆往昔。那一幕幕浮现眼前——童年割青草、拾麦穗、猴子似的爬树吃桑果仿佛就在昨天;经历学业和婚恋的酸甜苦辣,而后结婚生子,接着看儿女们一天天长大;而后又为子女们的学业、健康、婚姻费心耗神,就这样忙碌生活在各种尘世俗务的压力下。一晃,孙子又绕膝了。光阴都去哪了?劳苦奔波、耗尽一生究竟为什么?奋斗拼搏却所求未能如愿,又是为什么?这些解不开的问题令我满怀惆怅——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! 直到因一位师兄往生的因缘,我接触到了当代住世佛陀的法音——字字句句如甘露般滋润心田,我如沙漠中久行的人终至绿洲般欣喜不已。佛陀的法音《一转眼十五年就过去了,也许下一个十五年你都活不到了》让我深思:人世间我们一直想要的荣华富贵和闲情安逸只是一场短暂的梦,难道还要继续在贪嗔痴爱、喜怒哀乐的幻梦中沉迷不醒吗?我们今生是想成就还是要堕落?一旦无常来了,荣华富贵、名利权势全都烟消云散,之前拥有的一切都没有了。“万般带不去,只有业随身。”再多的金银财宝,再大的权力在死后我们都带不走。而紧紧跟随我们的是无始无明的业力。我们错了多少因果,就得偿还多少果报,来生恐怕不能再变人了啊,怎么办? 原来,脱离这生老病死的轮回痛苦才是我灵魂深处想要的呀!心中的迷障被拔开,黑暗中的心灯得以点亮。我找到了目标,不再迷茫了。 只有珍爱生命,珍惜当下的每一天,精进努力学佛修行,解脱成就,才是我们此生最重要的事。在有限的人生里,我们应当好好思考一个问题——今生是要成就解脱,往生佛国,永享福乐,救度无量父母众生,还是要继续鬼混,表面学佛,做做样子走过场?不要忘了,我们活一天就少一天了,每天向火葬场走近,而且很快就临近终点了,亲人、财产甚至我们的身体最终要彻底与我们分离。黄泉路上,没有旅店,没有餐食,只有孤独和痛苦,好可怜啊! 不要认为自己现在很健康,生老病死是别人的事;不要以为自己还年轻,黄泉路是别人走的;不要以为自己还有大把光阴可挥霍,其实无常每时每刻在接近。醒醒吧,我们可能随时因往昔业力显现而不能自主。不要等到一口气上不来时,才明白原来这一生真如梦一场,但那时悔之晚矣! 好好珍惜每一天吧。静心想一想、看一看,百年尚且三万六千五百,自己能活少岁,还剩多少天? 作者:慈清 |
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分享:在去普陀山的路上,一位老居士以三步一拜的方式朝拜南无观世音菩萨。老居士时而念念有词,时而又泪流满面。
真不知道”心灵鸡汤“的说法何时开始流行,那已不重要。重要的是现在,无论是线下书店里,还是线上网店,佛教类的“心灵鸡汤”书籍颇受青睐。
“呜,呜呜呜……”听这哭声,就知道儿子又被邻居家的小孩打哭了。我儿子三岁零八个月,邻居家的小孩两岁半,可每次两人玩的时候,我儿子总是被人家打哭。
佛教的十善,其中有关口德就佔了四样:恶口、妄语、两舌、绮语。 可见口德的重要。 口德,就是说话的道德,也就是不出口伤人。
末法时期,乱象纷呈,打着佛教旗号披着佛教外衣的附佛外道到处可见。世上学佛的人很多,然而学佛的缘起各有不同,稍有不慎,就很容易被这些附佛外道的“貌似佛法”所蒙蔽,跟着他们走上歧途还自以为是在学佛,一生与成就解脱无关,真是可怜可悲!
首先,现实生活中,凡“贡高我慢”者,都有着明显的高傲自大、趾高气昂的习性。他们总认为自己的对,别人都不如自己,待人接物缺少了最起码的谦卑,因此,他无论做得正确与否,都很难得到别人的赞同和支持,以致最终难成大事。
冬夜,寒风嘶嘶的呼啸着,空中一颗星星也没有,似乎只有严寒伴随这万籁俱寂。 突然,“砰砰砰”的敲门声打破了夜晚的沉寂,此时的我正因病在家休息,丈夫在单位值班,屋里静悄悄。
不知您有没有过这种感受:明明心里向往着什么,却因怕遭受他人的异样眼光而退缩;几句简单的话悬在牙关,因心怯而难以和盘托出。关于珍爱生命,我曾有过太多的顾虑……
南北朝时的北齐境内,有个叫晏通的和尚,俗家姓氏籍贯无从得知。虽出家为僧,却不是一个真修行人,只是想利用人们对佛教的信仰来骗取钱财。他四处化缘劝人捐钱,还蛊惑人们说把钱给了他就是功德。
第一次受邀与师兄师姐们一起放生是在去年的九月份,活动结束后身心难以名状的舒畅愉快感严重征服了我的心,于是短短三个月就“路转粉”成为了Super粉丝,从此以后人生处处有惊喜。那么,放生为啥这么灵呢?为此我请教了一位有十几年放生经验的老师兄,听听他是怎么说放生的那些事: